

企業形象
- 分類:企業文化
- 發布時間:2019-08-22 00:00:00
- 訪問量:0
核心價值觀
以人為本,依法治企
人是企業的主體,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;法律法規、規章制度,是企業生產經營的準繩。企業發展進步,既需要員工積極性的充分施展和發揮,也需要法律法規、規章制度的約束和規范。 以人為本,充分尊重員工的積極性、創造性,將員工當作最可寶貴的資源來經營,激發每個人的潛力,釋放每個人的能量,滿足人的全面需要,促進人的全面發展;依法治企,根據企業管理創新、員工全面發展的要求,建立健全企業各項規章制度,將企業管理納入制度化、法治化、人性化軌道。 以人為本,依法治企,是企業管理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兩者相輔相成,統一于企業改革、管理、發展的具體創新和實踐中。
價值追求
山西省品牌支柱企業、中國一流能源企業、全球五百強企業
進一步發揮山西焦煤在山西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的作用,彰顯山西煤炭行業的領跑地位,通過集團公司上下的努力,通過企業的快速發展,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,提升企業推動力,擴大企業影響力,把山西焦煤建設成為山西省品牌支柱企業、中國一流能源企業和全球五百強企業
企業精神
團結、奉獻、求實、進取
團結、奉獻、求實、進取的精神,是山西焦煤廣大員工精神風貌的具體體現,是各成員企業發展歷程的真實寫照,是各成員企業企業精神的高度概括,也是山西焦煤發展壯大的精神動力。
團結:班子團結,員工團結,企業上下團結。團結就是力量,團結就出戰斗力,團結就無往而不勝。
奉獻:是國有煤炭企業的傳統品格,是人生價值的最高境界;做強企業,奉獻社會,造福員工,是山西焦煤的宗旨。
求實:是科學的思維方式,也是科學的工作方法。求實,就要說實話、辦實事、求實效;求實,就要求突破、求創新、求發展。
進?。号c時俱進,開拓進取,是時代的主旋律,是山西焦煤做強做大的必然要求。與時俱進,開拓進取,建設山西省品牌支柱企業,中國一流能源企業和全球五百強企業。與時俱進,開拓進取,爭當愛崗敬業、誠實奉獻、不甘落后的“四有”員工。
企業宗旨
奉獻社會,造福員工
山西焦煤人是奉獻的群體,山西焦煤的產品是造福社會的產品。山西焦煤人采擷地下之火,帶給人間光明與溫暖,用奉獻造福社會。不斷滿足員工的全面需要,促進員工的全面發展,是企業的任務與天職;以更多更好的產品奉獻社會、造福員工是企業的根本宗旨,也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。山西焦煤將以更快的步伐、更大的發展、更強的實力,奉獻社會,造福員工,實現自身的理想和價值。
企業作風
緊、嚴、細、實、廉
“緊”:工作節奏緊?!皳尅弊之旑^,“快”字為要,形成緊張有序、快捷高效的工作節奏。
“嚴”:帶兵要求嚴。辦事嚴謹,律己嚴肅,賞罰嚴明,創造團結緊張、嚴肅活潑的工作環境。
“細”:管理措施細。思考縝密,工作精細,精益求精,樹立“細節決定成敗、細節成就完美”的工作理念。
“實”:工作作風實。思想求實,作風務實,工作扎實,追求求真務實、真抓實干的工作風尚。
“廉”:從業處事廉。為政清廉,處事公道,潔身自好,營造風清氣正、廉潔從業的工作氛圍。
戰略目標
建設億噸級現代型國際化能源化工大集團
億噸級:企業的經濟規模達到一定量級,其中以煤炭產量率先跨越億噸為標志,同時企業的銷售收入、資產總額分別達到千億元以上的規模級別。
現代型:企業制度、管理模式、發展模式、經濟結構的現代型。
國際化:企業經營視野和方略要緊跟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市場化步伐,在資本、項目、管理、技術等領域開展深層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,實現經營戰略的國際化。
能源化工大集團:以國家和山西省煤化工產業政策為依據,以山西省成為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為契機,以新型煤化工為方向,爭當資源整合的排頭兵,爭當轉型發展的先鋒隊。依托集團公司煉焦煤資源、技術、市場等優勢,加大煤炭深加工科技攻關力度,延伸拓展煤化工工業鏈條,提高煤炭資源的就地轉化率,做到發展基地化、產業園區化、產品規?;?、技術系列化,實現清潔、高效、綠色發展,推動能源化工大集團建設。
發展道路
走“安全、轉型、綠色、和諧”相協調相統一的發展道路
堅持把安全工作放在企業發展的首位,加大轉型發展、跨越發展的力度,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,推進循環經濟建設,形成資源能源綜合開發利用發展模式,形成產業和諧興旺、市場和諧興旺、人際和諧興旺、礦區和諧興旺的企業協調發展、快速發展的大發展格局和大發展道路。
發展戰略
“六大發展戰略”: 本質安全型支撐戰略、規模品質領先戰略、循環經濟主導戰略、新產業跟進推動戰略、經濟多元化促進戰略、和諧廉潔創新文化引領戰略。
發展任務
狠抓“五建設”: 本質安全型企業建設,內涵式管理機制建設,人才隊伍和職工隊伍建設,黨風廉政和企業風氣建設,企業和諧穩定建設。
確?!拔宸保?在“十一五”的基礎上,到“十二五”末實現五個翻番。煤炭產量達到2億噸;實現銷售收入2290億元;投資達到2088億元;資產總額達到2700億元;利稅總額達到350億元。
實現“五轉型”: 發展戰略轉型。實施以煤為基多元發展戰略和高碳產業低碳發展戰略;產業結構轉型。延伸“煤炭-坑口發電-新型材料”、“煤炭-焦炭-化工”兩條產業鏈。高起點發展新型煤化工。超越煤業發展金融、物流、文化等現代新型產業;經濟形態轉型。構建傳統產業經濟和現代新型經濟相融合的多元經濟模式,發展產品類實體經濟和非實體經濟;經營模式轉型。實現由數量規模增長向質量效益型增長轉變,由投資拉動向創新驅動型轉變,由高耗能、高污染、高成本的生產經營模式向資源節約、環境友好型模式轉變,由過度依賴內部市場向開拓兩個市場、利用兩個資源轉變;體制機制轉型。向“組織結構扁平化,煤業經營板塊化,非煤產業專業化,要素配置科學化”轉型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